挽面的由來
相傳隋煬帝經常在微服出巡時,暗地裏命令隨行的侍衛攔截民間迎親的轎子,將轎內漂亮的新娘強行擄走,嚇得百姓們娶親時,只能低調行事。恰巧有個聰明人要娶妻,女方堅持要風風光光的辦喜事。聰明人苦思對策後,交代媒婆將新娘臉上的汗毛除盡,眉毛修細,再略施脂粉,接著又讓新娘坐上朱紅描金的藝閣上,並安排迎親樂隊沿途敲打吹奏。

熱鬧的陣仗果然引起侍衛盤問,聰明的新郎回答說是迎神廟會,而侍衛看到藝閣內新娘的臉若盈光,連根汗毛都看不到,認為是天仙降凡而不敢冒犯,便順利放行。後來大家跟著學樣,日子一久,也就成為出嫁前開臉的習俗(網路資料來源:http://www.shs.edu.tw/works/essay/2008/10/2008102716003759.pdf)

根據傳統民間習俗,女孩子要到出嫁前夕祭拜過祖先後,才能由親族中福壽雙全的女性長輩幫忙進行人生頭一回的臉部美容,在此之前都不可以進行挽臉。也因為是人生頭一遭,所以稱作「開臉」。又因為是傳統婚俗中的一環,通常在完成後要包稱作「修容禮」的紅包給幫忙開臉的長輩,並且應由男方負擔。(網路資料來源:http://www.slideshare.net/totoday19/ss-1826866)

挽臉初體驗
以前,醫美不發達、美容沙龍店還不流行的時候,女孩子就會利用一條棉線跟一塊白粉來打理面子問題,主要的功能是拔除臉上的細毛、順便可以去角質。挽過臉後,保養品比較好吸收,上妝也會比較容易。

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對「挽面」這檔事特別感興趣?每次在路上看到兩個女人面對面坐著,一個臉上塗滿白粉,另一個則拿著細繩、手口並用,在對方臉上來來回回時,我就會多看一兩眼。雖然很想試,但是怕別人也會對我行注目禮,我就遲遲不敢行動。

今天無意間讓我發現了一家小店,它的招牌寫著「挽面」兩個字,也不曉得那來的勇氣,讓我覺得一定要去試試看。傳統的挽臉是手工的,現在則進步到電動的。雖然在挽臉的過程還是會有痛痛的感覺,不過聽說比舊式的手法舒服多了,至少那種痛度是我可以耐受的。

我一直以為這是臺灣獨有的,上網查了資料後才知道,在廣州人習慣稱「界面」;中國大陸北方則叫作「絞面」或「絞臉」;另外還有「拉面」、「開臉」等稱法。而且在看了資料後,才知道一個簡單的「挽面」,竟有這麼有趣的由來。雖然我體驗的不是舊式的手工挽臉,不過這次的體驗也滿足了我的好奇心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iyi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