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天的課程談論的是最後三種的領導力 ─ 熱情、責任心和可能性以及九種領導特質 ─ 自由、積極主動、正面表達、遠見、願意、高要求、受教、自我超越和探尋。

首先,我們要先區分「熱情」與「激情」的不同。一般而言,激情比較會讓人聯想「激動」和「衝動」等較負面的形容詞。這和熱情不同,熱情所呈現的狀態是自由的;這邊談論的自由隱含著財富、人權、思想或行為等方面的價值。我們也得問問自己「究竟自己最想要的是那一方面的自由?」

一個熱情的人的信念是積極主動的,而且也會正面表達。透過活動的引導,讓我們知道人都有能力為自己做最好的選擇,即使一開始我們都認為自己是被迫的,實則不然。因為事實是那也是自己的選擇。當拿掉「被迫」的字眼,最後只有「寧願」,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「被迫」只有「選擇」。由此可知,熱情是來自於選擇。另外,老師也藉由影片《美麗人生》某一段的電影情節讓我們明白「正面表達」的技巧的運用。而我也從影片中體會到,只要思想上擁有自由,就算是身陷囹圄、命在旦夕,也能活出希望。

接下來要探討的主題就是「責任心」,這邊的「心」強調的是一種心境與胸懷。責任心(Responsibility)是由兩個英文單字合成的 response 和 ability,也就是反應和能力,因此責任心指的是當人遇到一件事情時,會有把事情完成或做好的能力。責任心談的還是和自己有關,時間點是定位在「現在」這個時空,並不涉及外在環境,如利率變動、景氣循環...等等。

責任心的三個特質分別是遠見、願意和高要求。「高要求」很容易和「挑剔」混淆,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發生的時間點不同,事前的要求就是高要求,事後的要求就會被認定為挑剔。遠見所談論的是一個能力,能看見問題背後好幾個問題,要擺脫「對」、「錯」,只談「有效」及「無效」,尤其身為一名教練更要學會「透過現象看本質」的能力。

願意這個信念談的是「喜歡」和「不喜歡」,其實當我們一旦對人起了分別心,別人也一樣會對我們有分別心。如果我們只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,其他發生的事情就會與我們無關;事件的本身是中立的,人才會有分別心,也因此就會對事件產生很多不同的感覺。當事情發生的方式是我們不能接受的時候,我們常常就會把自己當成是一名受害者,然後四處向朋友哭訴。但是若是我們想要成功,我們就要學會停止抱怨。

「可能性」這項領導力的三個特質是:一、受教:願意被教導、也願意學習;《盲人摸象》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,故事中的盲人只相信自己摸的東西,同樣的一隻大象卻有好多不同的答案,表現出的一個現象就是不受教,其實只要他們願意互相學習,或許就能得到真正的答案。二、自我超越:談得是「情緒張力」和「創造性張力」。自我超越引用自《第五項修練》這本書,此信念的建立就不能單靠個人的力量,還要倚重學習性組織的力量。三、探尋:尋的意思並不是「尋問」而是「尋找」,尋找有效的方法。

老師利用了兩個引導活動讓我們了解「自我超越」和「探尋」,活動一是「用吸管穿透馬鈴薯」而活動二是「傳球」。當我拿到馬鈴薯和吸管時,我就知道要做什麼,因為之前就看過這個活動。一開始我以為這會是一項很簡單的事情,因為看過,所以就以為很簡單。等到真正在做時,才發現一點都不簡單。尤其當吸管一插下去的那一剎那,只要有一丁點的猶豫或害怕,就不會成功。當我真的什麼都不想,只專心想著目標時,我才真的完成這個任務。活動二考驗的不只是團隊的默契,還有創意。四顆球要按照傳遞的順序,從第一個傳到最後一個,途中不能掉球或變換順序,在嘗試過好幾個方法後,我們花了1秒33的時間完成這個任務(最長的時間是39秒)。在這個活動中我學到了勇於提供自己的方法,說不定那就是關鍵成功之法。

對我而言,「教練」這項技術並不是馬上學就馬上會的東西,還是要透過不斷的練習。不過我真的從這三天的課程中學到了好多東西,第一個就是區分,我發現我常常會不自覺讓自己活在過去,卻又期待未來會不同。所以現在我都會提醒自己要「活在當下」。第二就是專注,專注在自身的狀態,然後把事情做對,因為專注並不是在比行動力。第三就是看人之大,我不只要看人之大,也要看己之大。我很開心自己有這個機會去學教練領導力,我更期待自己可以把這三天所學的運用在生活、工作和人際關係經營,讓自己可以脫胎換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iyi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